28年前,杭州金祝南路2号20平米的小屋里,阳光所创始人陈臻律师播下了一粒理想的种子,向往永恒的能源与公平公正法律环境的阳光所就此诞生。
从20世纪到21世纪,阳光人不断升级“梦工厂”,从西子湖畔、帝都北京、魔都上海,到羊城广州,坚持深耕行业、细作专业,实现四地公司化管理和一体化运行。

律所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其管理的出发点与最终落点是在成就客户的同时成就个人。在阳光,关于人才引进和培养这件事情,被列为“一号工程”,没有预算限制。
一直以来,阳光所坚持“培养行家型法律人才”而非“雇佣廉价法律民工”的人才培养理念。“走进阳光,就是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大树的过程。”
近期,秉持这样一贯的人才培养方针,阳光所精心策划了一场“武林大会”。多位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学校门派”,拥有着不同“功夫专业”的求职者,齐聚这场 “武林大会”。

“武林大会”掠影~
此次阳光招聘“武林大会”做了全面升级,小到一个姓名标签、前台接待,大到面试流程、题库材料,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以一种更有趣更创新的面貌迎接“新”人。阳光所创始人陈臻主任更是亲力亲为,全过程参与面试出题、招聘流程设计等环节。
同时,面试官队伍也精心配置,不仅安排了众多合伙人,同时也邀请初中级律师一同参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考察人才。


接待细节掠影~
拒绝内卷,阳光心法造就“大状”
市场复杂多变,行业竞争内卷,内功心法修炼要诀在于个人和组织的高度匹配。阳光所独有的行业专业化的发展路线;行家型律师的培养机制;公司化管理模式;ERE业务研发中心等各个招数一同造就了阳光“葵花宝典”。
为助力青年律师完成从“律界新人”成长为合伙人的职场蜕变,阳光所每年都会针对不同群体进行集中培训,新人集训营、项目主管培训、合伙人进修战略思维等保留节目。每个群体对应课程各有不同,均以《阳光律师培训大纲》为指引,为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提供了从助理到律师再到合伙人、从研究助理到研究员再到高级顾问,不同的职业进阶路线,同时匹配不同的薪酬激励机制,让每一位阳光同门在项目历练中充满成就感和获得感。
【相关文章】三天三夜的Solar集训营,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阳光人文


陈臻主任从2006年起就为培养青年律师设立了“阳光卓越人才发展机制”(EDM高训营)的专项基金,用自己的分配所得资助青年律师进修、出书、产品研发等等。陈主任还亲自为青年律师们“定制”了一套研修教务内容,通过“任务式”的自我修炼与“互动参与式”的教程活动相结合,培养法律服务产品化意识,积累综合运用法律知识与行业知识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思维模式,打造行家型律师核心能力。
【相关文章】EDM过往今生的故事
除了系统性的业务培训外,阳光所也采用“师徒带教”的形式来实现“点对点”的因材施教。每年,阳光所都有仪式感满满的师徒“拜师仪式”活动。徒弟与师傅交换礼物,互赠感言。
【相关文章】七彩阳光 | 传承阳光——教师节特别活动圆满结束
专精特新,成就行家型律师
阳光所至今已近30年,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老所”之一。“专业、精进、独特、创新”是阳光合伙人共同的发展理念并秉持至今的发展路线,把优秀青年律师培养成行家型律师是历史的基因,也是现实的需要。

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快速反应、审慎尽责、真诚合作”是阳光人刻在骨子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法律风险最小化”是阳光人的使命;成为“中国能源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客户首选律所”更是阳光人的愿景。

在阳光所,我们培养懂行业的律师,深耕行业;在阳光所,我们真诚合作,有最阳光的组织氛围;在阳光所,我们专注环境能源基础设施,在成就客户的同时成就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