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时代1
ENERGY NEWALETTER
专刊简报

能源行业加速绿色转型与跨区域协同(七月简报)

导览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其中,《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建成超10万台大功率充电桩;《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启动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获批复,明确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协同推进跨区交易,2025年实现绿电送长三角、西北送南方等常态化交易。此外,《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细化2025年各省非水消纳指标,新增数据中心绿电消费比例80%的硬性要求,并要求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绿电消费比例达25.2%-70%。

7月,能源市场与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全球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将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藏粤±800千伏特高压工程获批,全长2681公里,年输送能力1000万千瓦;全国首条跨省绿氢管道(内蒙古至京津冀)内蒙古段启动建设;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配套成立中国雅江集团统筹建设运营。

7月,权威机构继续发布能源行业关键数据。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82.6%,风光发电量增量占比超36%;全国碳市场覆盖80亿吨排放,成交额462亿元,碳价涨至75元/吨。1-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7%,绿电交易量同比激增49.3%;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60.9%,跨省交易量增长18.2%。

回顾7月,能源政策持续强化清洁能源布局与市场机制创新,技术突破支撑大型项目落地,电力结构转型加速,绿电消纳与跨区交易成为核心抓手。

 

· 《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印发

· 《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布

· 《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布

· 《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印发

· 《电力企业涉电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印发

·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转轮研制成功

·  5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数量发布

·  藏粤直流特高压工程获批

·  全国首条跨省绿氢管道内蒙古段获批

·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发布

· 《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发布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将满4年

·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信息

·  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  2025年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

·  1—6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4.8%

政策动态

《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印发

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通知强调,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和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点,科学合理布局大功率充电设施。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通知还提出加强专项规划统筹、引导有序建设、强化运营管理、加强安全管理、促进与电网融合发展、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加强要素保障和支持力度、强化组织协调和工作督导等九方面要求,旨在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和交通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布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旨在推进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知明确了八项重点任务: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推动节能降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升能碳管理能力,支持改革创新。保障措施包括资金支持、信贷支持、债券发行、人才技术引入等。组织实施方面,要求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园区申报,扎实开展建设,并加强评估总结。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将通过审核确定,建设期满后进行评估验收。

《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布

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原则同意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提交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文件指出,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标志性举措,对打破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作用,促进电力市场互联互通,提升网间通道利用效率,强化各层次市场的衔接协同,保障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高效运行。文件要求,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要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依托跨电网常态化交易机制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支撑电力保供。年底前,进一步统一市场规则、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实现跨电网交易常态化开市。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明确提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联合组织开展,联合发布交易结果,联合开展交易结算。双方协商设计涵盖各类交易场景的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协同完善电力交易平台功能,实现交易平台互联互通。2025年工作目标为:在落实优先发电计划的基础上,常规电能量市场化交易以双边、挂牌交易起步,实现年度、月度按期开市,月内逐步缩短交易周期,度夏、度冬期间试点基于闽粤直流周内按需交易,力争年底前开展闽粤直流输电权交易试点。绿电交易以挂牌交易起步,推动南方绿电送长三角、西北绿电送南方、蒙西绿电送南方等交易,探索达成多年期绿电交易签约,推动在全国范围内满足电力用户绿电消费需求。现货交易从日前起步,按日开市,实现两网间余缺互济。实现两网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和市场成员“一地注册、全国共享”。

《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印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2025年,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提出明确要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是约束性指标,需当年完成,不转移至2026年,核算以省级行政区域实际消纳电量为主、省外绿证为辅。2026年权重为预期性指标,各省需结合2025年完成情况做好项目储备、优化新能源价格结算机制电量规模,同步加强调节能力规划建设。

在重点用能行业方面,2025年在电解铝行业基础上,新增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绿电消费比例要求在25.2%~70%之间,数据中心绿电消费比例要求均为80%。其中,30%以上的省份有19个,湖南、广西、甘肃均要求50%以上,四川、云南、青海均为70%。从非水消纳权重来看,上海最低,为10.7%,重庆次之,为10.8%,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甘肃、青海、宁夏均为30%。

《电力企业涉电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印发

7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企业涉电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旨在规范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增强预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该办法依据多部法律法规修订而成,共分七章,涵盖总则、计划与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评估修订、保障监督及附则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明确电力企业为责任主体,国家能源局及地方电力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督;要求企业结合实际编制预案,开展风险评估、资源调查和案例分析;规定预案评审、发布、备案流程;强调培训演练重要性,要求定期评估修订预案;明确经费保障和监督管理职责。办法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原2014年办法同时废止。

图片

市场动态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冲击式转轮研制成功

7月2日,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转轮尺寸最大6.23米的冲击式水轮机核心部件——转轮研制成功并发运,标志着我国在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轮机组核心装备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该转轮由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自主研制,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扎拉水电站是国家“藏电外送”骨干工程和世界在建综合难度最大的冲击式水电项目,电站装机2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500兆瓦冲击式机组,该机组也是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5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数量发布

2025年5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共4917个,其中风电项目32个,光伏发电项目4875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54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4821个),生物质发电项目10个。

藏粤直流特高压工程获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标志着该工程由可研阶段正式转入实施阶段,为全国电力互联互通按下“启动键”。藏粤直流工程起点藏东南地区,落点粤港澳大湾区,电压等级±800千伏,额定输送容量1000万千瓦,线路途经西藏、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区),总长约2681公里。本工程西藏段新建昌都、察隅±800千伏换流站,新建直流线路306.3公里,接地极线路156.4公里,沿途穿越4000米雪域高原,最高点达5300米,有60%以上区域途经高山大岭,面临高原降效、高寒缺氧、施工环境艰险、生态脆弱区恢复要求高等多重挑战。

全国首条跨省绿氢管道内蒙古段获批

近日,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管道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至京津冀地区氢气输送管道示范工程内蒙古段正式获批。该管道是推动绿氢规模化输送、探索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商业运营模式的国家级试验示范项目,也是内蒙古绿氢输送管网先期实施的重点绿氢外送项目,由中石化新星(内蒙古)西氢东送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降低绿氢运输成本,进一步促进绿氢消纳,助力内蒙古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建设。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发布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报告指出,2024年电力发展呈现如下特点: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其中第二产业贡献率近半,新兴产业用电成主要拉动力。电力总装机快速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占比达82.6%,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成增量主体。电网输配电能力增强,跨区跨省输送电量稳步增长,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源电网投资持续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比84.6%,直流工程带动电网投资增速提升,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持续推进。电力降碳减污扎实推进,首次发布中国电力碳足迹因子,填补国内数据空白。电力可靠性总体平稳,市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实时电力供需价格机制基本建立。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过万亿千瓦时,占比55%,绿电绿证交易机制完善,交易规模翻两番。煤电机组获容量电费950亿元,加快向“兜底保供和系统调节”转型。

《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发布

近日,国际能源网携手国能能源研究院,共同发布了能源行业极具分量的年度报告——《中国能源数据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9.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6%,展现稳健增长态势。在近十年中,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2015年的36.2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24年的49.8亿吨标准煤,增长37.56%。更为亮眼的结构变化是:电力及新能源发电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从2015年的14.5%,攀升至2024年的19.3%。与此同时,煤炭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72.2%降至2024年的53.2%,清洁替代效应日益凸显。

2024年,全国发电量首次突破10万亿千瓦时大关,达10.0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合计达3.7万亿千瓦时,同比劲增16.36%,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6.81%,成为电力增长的主力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表现尤为抢眼:风电发电量9970.4亿千瓦时,增速12.5%;太阳能发电量8390.4亿千瓦时,增速高达43.6%,领跑所有能源类型。

整体来看,报告认为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成效显著,在清洁能源发展和利用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通过持续优化电力生产结构,我国能源体系正沿着清洁化、低碳化的轨道稳步推进。能源消费结构同步优化,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从2015年的17.9%稳步攀升至2024年的28.6%,年均增加达1.07个百分点。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将满4年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运行将满4年。全国碳市场四年间从单一发电行业扩至钢铁、水泥、铝冶炼,控排企业超3000家,覆盖排放约80亿吨、占全国总量六成,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国务院《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搭建完成,累计成交6.7亿吨、462亿元,最新价75元/吨,较首日上涨56%;三周期履约率均超99%,火电碳强度五年下降2.38%,电力排放强度下降8.78%。市场已建立“配额分配—交易—履约”闭环,并引入CCER抵销机制。下一步将健全数据质量监管、优化跨行业配额分配、扩大有偿配额比例,探索多元主体参与,助力2030年碳达峰。中国方案获国际认可,成为展示气候行动的重要平台。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信息

7月18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在京召开2025年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信息发布会,以现场+线上直播方式发布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信息、电力供需形势分析、电力市场运营监测分析,介绍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建立情况、2025年“阳光交易”信息披露质效提升工作方案等。

市场化交易电量保持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市场化交易电量完成245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持续扩大省间市场交易规模。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认真落实国家关于中长期合同高比例签约的要求,深化省间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积极协调送受方经营主体。截至6月底,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交易平台共达成2025年省间市场化交易1499笔,交易电量148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发挥中长期市场保供基础作用。度夏期间跨区中长期市场达成最大电力1.66亿千瓦、同比增长8%,缓解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份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全国两会、亚冬会、达沃斯论坛等大型会议、活动电力交易保障工作圆满完成。

积极服务清洁能源消纳。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根据来水情况,组织白鹤滩、向家坝、溪洛渡等大水电增送交易209.2亿千瓦时;促进四川攀西清洁能源外送消纳,组织攀西电力送安徽、江西、湖南、浙江等交易44.8亿千瓦时;充分利用通道富余空间,组织天中、灵绍、鲁固、昭沂、青豫等配套新能源和华北、东北、西北区内省间富余新能源增送交易529亿千瓦时。

完善省间中长期交易机制。跨经营区交易协调机制建立,度夏期间达成南方电网送华东交易21.4亿千瓦时,实现闽粤直流全时段满送。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区内省间要约及多通道集中竞价交易功能设计,常态化开展基于输电通道可用输电能力(ATC)的跨区、区内省间交易协同出清。

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

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并为公司成立揭牌。张国清强调,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保障雅下水电工程顺利建设运营的重要举措。

中国雅江集团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项目业主单位。7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国务院国资委关于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公告提出,“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

2025年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

7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1—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45371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31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第三产业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1—6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4.8%

2025年6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0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其中,省内交易电量384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2%;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1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绿电交易电量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

2025年1—6月,全国累计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同比提高0.52个百分点。其中,省内交易电量2.28万亿千瓦时,同比持平;跨省跨区交易电量67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绿电交易电量1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3%。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杜赛
    ds@sunshinelaw.com.cn
  • 高永军
    gyj@sunshinelaw.com.cn
  • 许妲
    xd@sunshinelaw.com.cn
杭州: 西湖区曙光路122号世贸中心C座15层[310007]
电话:0571-87635155
北京: 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号中海商务中心L310[100052]
电话:010-63168077
上海: 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金茂大厦20层[200121]
电话:021-36713010
广州: 天河区珠江新城临江大道5号保利中心29层[510623]
电话:020-66340288
重庆: 渝北区星光五路8号土星商务中心C3栋1608[401121]
电话:023-88710880
阳光时代<br />官方公众号
阳光时代
官方公众号